欢迎光临~江苏理士电池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400-168-5636

新闻中心

蓄电池说明书

蓄电池使用手册

第一章基本知识

安全防护

防护: 操作安装蓄电池需佩戴防护眼睛。

防短路:避免金属工具和导线同时接触正负极,以防止短路。

防爆: 蓄电池在充电、搬运或震动过程中会产生易爆气体,并从排气孔中排出。环境中氢气浓度超过4%. 遇明火即会发生爆炸。故需保持环境通风,严禁明火。

蓄电池在充电时严禁在未断开电源的情况下搬动或挪动电池;刚充电完毕的电池禁止附近有明火和撞击及摔置。

防酸: 蓄电池内的液体为稀硫酸,需小心搬运,垂直放置,防止硫酸溢出。如皮肤接触硫酸,需立即脱去受污染衣物,并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如眼睛接触硫酸,需立即用干净的清水冲洗至少2分钟后立即就医;如意外吞食硫酸,立即饮用大量的清水和牛奶,必要时就医。 两极断开及连接顺序 断开:先负后正 连接:先正后负

心法诀窍:任何情况下避免负极单独连接蓄电池! 蓄电池的运输

运输过程中避免过度颠簸、避免撞击 运输环境避免高温(不超过45℃)。 蓄电池不可以倒置或斜置。

搬运时蓄电池避免倾斜超过40度角,以防止酸液从排气孔中流出 蓄电池存储

叠放:蓄电池叠放层次不超过6层,层与层之间要求增加软质绝缘隔离板,严禁挤压,以防蓄电池外壳变形破裂。

环境:高温(≥45℃)会导致蓄电池自放电和电解(来自: 厦门 培训考试 网:蓄电池说明书)液中散发加快。避免在高温环境中存放蓄电池,并

保持通风。

库存:对蓄电池的库存管理,需坚持先进先出的原则。以防止蓄电池因存储时间过长而失效,产生不

必要的损失。

补充电:请定期检测蓄电池,如电压小于12.4V或电眼变黑,必须进行一次完全补充电。

故障名称的解释

硫化:电池6个单格中正极板表面呈黄色或黄白色(正常为棕褐色),板栅酥脆,解剖电池见正负极板活性

物质坚硬结实,一折就断,电压明显低于标准,且不能检出其它故障。

电解液污染:加入杂质(铜、铁、氯、锰等)不符合要求的电解液或杂质超标的补加液(如以塘水.河水.

井水.溪水.田水.自来水.饮用矿泉水等作为电池的补加液)。会出现极板、隔板出现异常颜色,有时会有异味产生。

寿命到:电池出厂日期至退回公司的日期超过公司规定的时间,加水帽发黑,池壳色泽变暗,明显陈旧,

池壳底部活性物质脱落较多,隔板变黑(炭化),电液混浊,板栅腐蚀。

用户损坏:端子烧损,电池槽盖非制造质量原因引起的爆裂,使用不当造成的电池槽盖损坏,用户更改端

子的形状,恶意的损坏电池的极板、隔板、汇流排、铅件等。

过充电:电池壳盖上附有铅沉积物,隔板变黑(炭化)、有高温变形收缩现象;电解液面降低于水位线以

板栅腐蚀断裂,负板发泡/膨胀;电池外壳起泡、发鼓、变形;汇流排变红、变黄,有积物。

运损:电池未上车使用前的任意部位损坏,指未上车使用前端子、槽盖损伤,运输中非制造质量原因引起

的电池漏液(常见的倒置)、爆裂等。

第二章蓄电池更换

更换流程

1.关闭发动机和车辆上所有用电器。 2.先断开蓄电池的负极,再断开正极。 3.取下蓄电池。

4.确认新蓄电池和旧蓄电池性能相一致,使用万用表确认电池的极性符合及电池质量状态。 5.清洁蓄电池端子和车辆连接线头。 6.安装并固定蓄电池。

7.连接蓄电池与车辆的连线(先正后负)。 具备电脑控制车辆的换电池须知 1. 取一只备用蓄电池。

2. 将备用电池用导线接到原电池夹头。 3. 正接正,负接负。

4. 松开夹头取出要更换的电池。

5. 新电池更换后,锁紧夹头,再将备用电池拿掉 (电脑绝不能断电,否则系统将错乱)

注意事项

安装过程中,防止蓄电池正负极意外短路。

注:部分高档车车辆完全断电时,可能需要重新设定参数,故在更换此类车辆电池时,需保持车辆电器不断电,或要求用户携带新购的电池,去特约维修站更换。

第三章 汽车厂家相关部分

第一部分 适用于汽车厂家下线后及售中库存(售前、售中)

电池保养及检查判定流程

第二部分:售后车辆电池检查及分析流程

按本手册第四章售后电池检测流程及判断和第六章售后车辆电池检查分析。

第四章售后电池检测流程及判断

(适用于电池经销商,汽车制造厂家的售后车辆)

一 检测流程

二 检测方法

负载检测;在室温下,用放电叉以1/2起动电流(BIC,参考电池顶盖标签)放电15秒。

漏电测试:关闭发电机和车辆上所有用电器。在保证回路无断点的条件下,将一只带有毫安刻度的电流计(可使用万用表测量)串联入电路,接在蓄电池的负极上,将量程调为最大。观察表盘,调整量程直到获得精确的数值为止。 搭桥起动:

1、 用一跟搭桥连线连接两蓄电池的正极。

2、 用另一跟搭桥连线连接良好蓄电池的负极和起动困难车辆的发电机上远离蓄电池和化油器的适

当部位。

3、 确认搭桥连线不会影响车辆风扇/皮带和其他零件的运动。 4、 发动车辆后按照上述相反的顺序撤除搭桥连线。

第五章 蓄电池充电

注意事项

1请在蓄电池充电前严格按照第六式退回蓄电池检测流程对蓄电池作出判断,符合充电条件后再开始以下充电程序。

2不可对外壳破裂/电眼呈白色或电解液已凝固的蓄电池充电。 3蓄电池的充电必须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进行。

4充电过程中,若蓄电池温度超过50摄氏度,则适当降低充电电压,或停止充电;如蓄电池排气孔有酸液喷出或电眼呈白色,则立即停止充电,蓄电池报废。 充电流程

选择合适的充电设备,操作前仔细阅读设备说明书,并按要求操作。 1. 在充电设备关闭的状态下,连接蓄电池的端子。

2. 充电机输出的正极(一般为红色)与蓄电池的正极端子相连,输出端负极(蓝线或黑线)与蓄电池的

负极端子相连,并确认连接牢固。

3. 开通充电机的充电开关,通过充电机调节器,从小致大缓慢调节充电电压或电流,直到达到要求的设

定范围。

4. 按照充电器类型判断充电时间长短和结束条件(参考下页恒压充电器及恒流充电器充电建议)。

5. 充电结束时,须先关闭充电机电源开关,然后断开蓄电池的充电连接线(充电过程中切勿在未断开电

源的情况下拆卸充电连接线)。

蓄电池充电电压及电流设定

蓄电池的充电依据充电形式的不同,可分为依据车载充电系统充电和脱离车体的恒压充电。 1. 车载充电受车载电器系统的控制,注意测量车载电器系统充电电压的设定。

●若设定电压高于14.4V以上时会因过量充电,将使蓄电池内电解液中水强烈分解或导致极板脱粉,严重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甚至报废。

●低于13.8V时发电量将不能满足使用要求,造成电池长时间亏电容易产生硫酸盐化。因此合理选择浮充电压和电流将有益于电池的使用性能。

2. 脱离车体恒压充电维护性均衡充电,宜使用专用充电设备进行。其电压设置以15V/单只为宜,随充电

时间的延续,待充电电流下降0.006C且稳定3小时以上时,即表明充电量已充足,即可以适时终止充电。

3. 充电电压设置低时,相应因充电电流小难以保证电池的容量值;反之电压设置高,充电电流大,温升

快,则易消耗电池内的电解液,严重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

4. 充电过程中,应将电池置于空阔、干燥的环境中,且保持环境通风良好。蓄电池闲置时,其容量会自

然损失。请于一个月内进行一次补充电。

5. 蓄电池在充电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电池排气孔的通畅、避免火焰、火花及明火的靠近,防止爆炸等意外

事故的发生。

导航栏目

联系我们

联系人:崔经理

手 机:400-168-5636

邮 箱:3268549850@qq.com

公 司:江苏理士电池有限公司

地 址:江苏省金湖县经济开发区